塑膠垃圾污染海洋 台灣揭自來水及貝類海產含微塑膠可干擾內分泌
發布時間: 2018/09/26 19:43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40
人類製造的塑膠垃圾污染海洋,最終可能經食物鏈被人食用攝取,自食其果!台灣環保署最新調查發現,塑膠流入海洋後會化成「微塑膠」,檢測出自來水、貝類海產等皆有微塑膠蹤跡,對人類健康構成潛在威脅。
綜合台媒《聯合新聞網》及《中時電子報》報道,台灣環保署去年底開始就台灣不同水質進行微塑膠水平調查。結果發現,當地日常飲用的自來水有44%樣本驗出微塑膠,養殖與野生貝類海產(如蠔、扇貝等)平均含0.2至5.2個微塑膠。
台北榮總醫院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表示,微塑膠的質料多為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(PET)、聚乙烯(PE)、尼龍(nylon),其中PET被認為是內分泌干擾物,若進入人體內可能會影響內分泌。此外,微塑膠或沾染海洋污染物,例如可影響內分泌的「雙酚A」、致癌的「戴奧辛(Dioxin)」及「多環芳香烴(PAH)」化合物等。不過,楊振昌補充微塑膠進入人體後一般可經代謝排出,公眾毋須過份恐慌。
除掉魚類海產內臟 減微塑膠攝取量
翻查資料,本港食物安全中心曾就海產中的微塑膠發表文章,指出微塑膠來源多,包括由較大型塑膠垃圾分解成的碎片、化妝品中的微膠珠等。食安中心引述歐洲食物安全局資料,微塑膠大小由0.1微米(與某些細菌相若)至5毫米(一粒黃豆大小)不等。
歐洲食物安全局指,魚類和其他海產(如青口)體內或存在微塑膠,但認為魚類食用部份的微塑膠含量微不足道。由於微塑膠主要殘留在魚類的腸胃道,將內臟清除能減少攝入量。此外,該局認為食用一份重約225克的青口,只會攝入少量附於微塑膠上的添加劑或污染物。
為減少攝入微塑膠,食安中心建議公眾在烹煮前把魚類和海產徹底清洗乾淨,把內臟除掉食用。
更多食用安全報道,請【按此】。